编辑:吴说区块链
HashKey 代币化业务负责人 Anna Liu 深入探讨了代币化在 Web3 和加密货币领域的演变、面临的合规挑战,以及其在香港和全球市场的未来发展潜力。
在本期节目中,Anna Liu 详细分享了她从法律岗位转到代币化业务的工作历程,并深入探讨了代币化(Tokensaition)在 Web3 和加密货币领域中的重要性。她分析了香港虚拟资产的最新监管政策,尤其是如何支持证券型代币发行(STO)和数字资产的合规发展。节目讨论了 STO 与 IPO 的关键差异,包括两者在融资、流动性及合规成本上的不同之处,以及代币化如何为市场带来效率提升。Anna 还展望了香港作为全球虚拟资产中心的潜力,并分享了代币化债券、STO 在二级市场的应用场景,探讨了美国市场中贝莱德等传统金融机构涉足代币化的影响,以及香港与新加坡在虚拟资产领域的竞争力与合作前景。
主持人引言及嘉宾介绍
Colin:大家好,今天我们来聊一个最近比较热门的话题:Tokenisation——代币化。我们请到了 HashKey 相关业务的负责人 Anna Liu,首先请 Anna 介绍一下自己的履历和工作经历。
Anna:谢谢,大家好!我是 2018 年加入的 HashKey,在前五年里,我主要负责 HashKey 的法务工作,在任职法务负责人期间,我深度参与了在香港、新加坡、日本等地区的合规发展和牌照布局,为 HashKey 集团及各业务线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支持。从去年开始,我从法务岗转到了业务岗,负责 HashKey 的代币化(Tokenisation)业务线,目前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。
在加入 HashKey 之前,我曾在一家大型互联网公司任职,主要从事投资并购相关的法务工作。在此之前,我一直在律所工作,主要做资本市场相关的业务,像跨境投融资、并购、境内外资本市场等。
Anna 个人从法务到业务的转换
Colin:从法务的岗位换到做业务的岗位有什么感觉?有什么不同吗?
Anna:其实蛮不一样的。我觉得关注的重点还是不同的,法务毕竟是我更熟悉的领域,接触到的内容大多是过往积累的经验。而业务岗位更新更快,挑战也更大,但也因此非常有意思。
HashKey 代币化业务的起源
Colin: 代币化业务从 HashKey 内部来说是什么时候启动的?为什么要开始这个业务?
Anna: 其实我们在去年年初就开始筹备,布局下一个周期。前一年我们获得了集团一些非常有分量的牌照,相信 Colin 对这些业务也有所了解。我们在香港、新加坡、日本等地的几块不同业务板块,比如交易所、OTC、资管和基础设施等,大都已经获得相关牌照或者 AIP( Approval-in-Principle)。
在过去五年里,不论是香港还是其他主流司法辖区,虚拟资产的监管更多集中在二级市场,特别是交易市场。以香港为例,除了证券法规定的牌照之外,我们也通过了针对交易所的 VATP 牌照,这是关于打击恐怖活动和洗钱条例的合规要求。2022 年 10 月,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发布《有关香港虚拟资产发展的政策宣言》,就在港发展蓬勃的虚拟资产行业和生态圈,阐明政府的政策立场和方针。
从产业链健全的角度看,仅有虚拟资产交易行为并不足以支撑香港成为虚拟资产中心,产业聚集才能形成完整闭环。完善的国际虚拟资产中心构建需要有三个层次:一是合规、高傚的二级市场,即交易市场;二是基于活跃二级市场的一级市场,即发行市场;三是基于活跃的一、二级市场的虚拟资产上下游行业聚集。
二级市场的监管逐步完善后,我们认为下一个关注的焦点将是一级市场,即发行市场。因此我们希望投入更多资源到这一领域,个人也希望更多探索发行市场中能做的事情。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设立这个代币化业务的原因。
另外,我们看好下一个阶段,尤其是在香港,虚拟资产的发行端可能会有更加优质和独特的资产出现。我们希望,或者说我们对自己的要求是,能够为香港以及合规的交易所输送一些优质的资产。
香港监管与代币化的关系
Colin: 了解。你们的代币化业务与香港行业的进展是否有密切关联?香港在这方面具体是想在哪些领域做深入探索或开放呢?
Anna: 我们所做的代币化业务包括了大家熟知的 STO(证券型代币发行)。目前香港的监管机构对代币化证券(tokenised securities)和数字证券(digital securities)已经给出了一些明确指引。我们的业务涵盖了这些证券型代币以及 crypto 的新型资产,像 utility tokens。对于这两块业务,香港的立法和合规要求还是有些不同的。我们可以从 STO 角度来先谈谈。
去年 11 月,香港证监会发布了两个通函,一个是关于中介机构从事代币化证券相关活动的指引,另一个是关于证监会授权的投资产品。这些通函有三个主要要点。首先,它明确了代币化证券,即将代币化作为包装,底层资产仍然是传统证券,这类产品适用传统证券法的相关规则。证监会遵循「相同业务、相同风险、相同规则」的原则,要求中介机构更加关注代币化带来的新风险,比如链上链下的所有权问题、科技风险和网络安全风险。尤其是在区块链的选择和协议发 token 方面,这是监管的重点。
第二个要点是,代币化证券是否会被视为复杂产品,这取决于底层传统证券是否复杂。
第三个要点是,代币化投资产品是否可以面向散户投资者,这主要取决于底层资产能否向散户发售。如果符合条件,代币化后面向散户的可能性就很高。整体上,我理解证监会对代币化投资产品在一级市场持较为开放的态度,而在二级市场仍然较为谨慎。
从产品的角度,特别是针对 STO,自 2023 年以来,香港市场已经出现了不少尝试。比如,香港金管局(HKMA)去年发行了 8 亿港元的代币化绿债。去年下半年,几家商业银行在私有链或联盟链上发行了数字化结构票据。今年,HKMA 也推出了 Project Ensemble,探索代币化在金融领域的创新。我们相信,明年会有更多类似的项目推出。
除了 STO,我们也可以讨论其他加密资产,特别是 utility tokens。相比于资产发行,utility tokens 更多的监管集中在中介机构。在 2023 年 6 月 1 日,香港证监会实施专为虚拟资产交易平台而设的全新发牌制度。在新制度下,于香港营运的中央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将须根据《证券及期货条例》(第 571 章)及/或《打击洗钱条例》向证监会申领牌照(双重牌照安排)。我们公司目前在香港拥有完整的牌照,包括 1479 号证券牌照和 VATP 牌照。另外,今年的一个创新是,4 月份,香港证监会批准了 6 支加密资产现货 ETF。
STO 可以被视为 IPO 的变种吗?它有什么优势?
Colin: 我们可不可以理解为 Tokensaition 或者 STO 有点像一种 IPO 的变种?你觉得相对于 IPO 来说,STO 的优势在哪些方面?
Anna: 我觉得不能简单粗暴地把 STO 理解为 IPO,它们之间还是有比较大的区别。Tokensaition 的范围更广,STO 只是其中的一部分。如果我们拿 IPO 作为例子,IPO 主要是针对公司股权进行公开发售,发股并募资,且需要经过非常严格的流程,最终上到认可的交易所并面向散户进行发售。
STO 的概念或许有点类似,但它的底层资产不一定是股权,可能是债权,或者是一些非股非债的收益性资产(例如未来的收益)等等。STO 同样需要一个合规的过程,但未必是像 IPO 那样遵循传统的上市规则,可能更多的是通过虚拟资产交易所进行,比如像我们 HashKey Exchange。
此外,STO 面向的投资者对象也不同。IPO 可以面向散户发售,而大多数 STO 目前阶段只能够面向专业投资者(PI),即流动金融资产在 100 万到 100 万美元以上的投资人。只有少数证监会认可的 STO 投资产品,现在还在探索开放给散户的路径。
诸如此类的区别还有很多,但二者还是有相似之处,比如都是合规融资方式,对于熟悉 IPO 的传统投资人来说,将两者对比来看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理解 STO。
STO 是否存在行业困局?
Colin: 我也觉得 STO 或者代币化证券这个话题其实很早就有了。它的本质和 RWA(现实世界资产)有点类似,都是对现实资产进行代币化。但它的核心问题是面对散户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,尤其是监管机构不一定能快速批准这些项目。这就导致一些发币项目走了比较「虚空」的路线,比如当前流行的游戏代币,而真正与现实资产相关联的项目反而因为受到监管限制,难以推进。这是不是一个行业面临的困局?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?
Anna: 我觉得 STO 之所以受到大家关注,主要是因为它最大的优势在于合规性。其实证券型代币的本质就是证券,因此 STO 的发行需要遵循所在司法辖区的相关法律框架,在合规的基础上进行 Token 的发行。虽然 STO 的成本比 IPO 要低,但合规成本和要求仍然很高,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没有看到大量 STO 项目涌现。
其次,STO 主要还是面向合资格的投资者发售,所以其流动性相对有限。对于代币来说,流动性是非常重要的条件。如果流动性受到限制,投资人的吸引力就会降低。
此外,STO 或 RWA 的收益率主要来自传统金融世界,具有成熟的风险与收益体系,波动性和风险性不像其他加密资产那么高。对于 Web3 投资人而言,尤其是在牛市期间,STO 的吸引力可能不如其他加密资产大。但在熊市周期,STO 和 RWA 相关资产的配置就会变得更加有吸引力。
我认为,STO 的发展需要综合考虑几个核心需求。首先是发行方的融资需求,是否能合法发行代币进行募资。其次是现有投资者的变现需求,大家希望这类资产能在合规的交易所上交易,具备流动性。第三是新投资者的资产配置需求,加密投资人和传统投资人对资产的需求不同。这些因素综合起来,合规和技术环节的成本都不低,收益是否能覆盖成本,是决定项目能否持续的重要考量。因此,很多项目可能还停留在概念验证阶段,难以在商业上持续发展。
HashKey 重视代币化的战略原因
Colin:你提到了很多困难,但既然这是一个较为传统的领域,可能与加密领域的基因有所不同,为什么 HashKey 集团依然将其视为重要的战略位置?
Anna: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我们认为优质、独特的资产对香港的合规交易所以及香港都非常重要。如果某个资产已经在全球的交易所都可以买到,那么投资人为什么要选择香港的交易所?但如果这个资产只能在香港交易,并且非常优质,它就能够吸引全球的投资人。
我们给自己的定位是帮助合作项目发行数字资产的角色。我们帮助创业者在从 0 到 1 发出资产的过程中给予辅导和支持,我们不仅投入时间,更多的是投入专业知识。在深度参与合作项目的过程中,帮助合作项目梳理清楚业务模式、基于 DLT(分布式公共账本)、代币经济学、合规发行架构给出建议。
Tokenisation 能通过区块链技术将优质资产代币化,为处于各阶段的 Web2 以及 Web3 项目创造流动性,成为助推香港城市升级、经济转型的「路由器」与「连接器」,同样也是连接实体经济、支持创新科技及助力金融市场建设的桥梁。我们能为 STO/RWA、非证券类代币等区块链应用项目提供经济机制设计、代币化咨询等一系列解决方案服务,协助虚拟资产创新融资模式在符合相关法例的需求下进行。
通过这样的方式,我们希望能够吸引更多项目、人才和资金落地香港,最后吸引行业在这里聚集。
代币化是否真正提升了效率和利润?
Colin: 对于债券来说,大家会有一个疑问,最后的表现形式可能与传统销售的差别并不大,那么代币化是否真的带来了更高的效率或利润呢?这个似乎有一些存疑。
Anna: 我觉得可以从两个维度来看待这个问题。第一个维度是代币化过程是否实现了降本增效和增信,第二个维度是所产生的资产本身的流动性是否得到改善。关于降本增效,我认为效果是明显的。
基本上,所有数据都上链,这意味着大家在同一个公共账本上进行记录和结算。从这个维度来看,代币化的意义还是显著的。至于流动性,这取决于是否存在二级市场和新的交易场景。如果仍然只是面向专业投资者(PI),且主要在一级市场交易,流动性可能不会有太大改善。但如果涉及其他类型的 STO,并且能够拓展到二级市场,甚至未来向散户开放,那么流动性肯定会得到提升。
我相信,若有二级市场,资产会有一定的溢价。虽然这种提升不会是一蹴而就的,但无疑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。
与美国市场的比较
Colin: 我觉得会不会有一种可能,就是如果目标是形成一个类似于美国的粉单市场,虽然它不是在传统 IPO 上,但可以看作与纳斯达克相关的市场?不知这样是否可以理解?
Anna: 我明白您的意思,粉单市场上交易的是一些没有完全达到或已不再满足上市条件,或者不希望向金融监管机构作出定期报告的公司股份。这样的市场需要一个平台来提供交易服务以实现流动性,填补了股权交易市场的一处真空。因此,这种市场是由市场需求所驱动的举措。这是就传统证券而言。
虚拟资产交易方面,无论是交易平台还是场外交易,旨在满足 Web3 世界的交易需求,交易标的更加丰富,不应限于代币化后的股权。因此,不能简单地说目标是建立类似于粉单市场的交易市场。
美国金融机构参与代币化的影响
Colin: 最后再请教您一个问题,你怎么看待美国今年贝莱德和富兰克林发行的这两个产品,不管是 RWA 还是代币化的产品?他们对行业是不是也有一种指引式的影响?
Anna: 是的,我觉得传统金融机构推出这样的代币化产品,实际上表明了金融市场对代币化的认可,是一个明显的趋势。像这些有代表性的传统金融机构开始布局 Web3 和加密领域,说明他们对区块链这项新技术的认可。我们相信,随着贝莱德和富兰克林的进入,更多金融机构会效仿他们的做法。
我们一直认为,代币化是 Web3 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。金融资产与 Web3 结合更为容易,并且能够推出相关产品,因此我们认为金融资产在代币化项目中非常重要。
在这两个大型基金公司推出这些产品之后,全球包括香港的金融机构也开始进行相关尝试。例如,早前提到的金管局的 Ensemble 项目,他们也在将货币基金作为应用场景之一。因此,我相信香港可能在未来,最晚明年,会推出类似的产品。
香港与新加坡的竞争力比较
Colin: 你觉得香港与新加坡相比,竞争力大不大?它与美国的比较又如何?与中国内地会有一些互动吗?
Anna: 香港确实有独特的优势。我在 9 月,包括 8、9 月间,参加了在新加坡、韩国等地的活动,各地的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普遍认为香港的政策支持力度非常大。大家都说香港的监管机构值得其他地方学习。这种政策利好对吸引优质项目和资金进入香港是非常有利的。不过,最终是否能落地,还是要看具体细节以及如何执行。
另外,香港在科技人才方面也有很大优势。这是其他地方较难比拟的。香港背靠内地,尤其是大湾区,拥有许多优质科技人才和高校,每年都有新鲜力量输入。同时,新加坡和香港都推出了吸引优才的计划,这在科技人才方面希望能形成良性竞争。
确实,科技人才是香港的天然优势。当然新加坡也有其独特优势,比如国际化程度高,海外项目聚集较多。我们在两地都有办公室,并做了深度布局。
关于与内地的联动,我相信 Tokensaition 将是未来关注的一个方向。内地有大量优质资产可以通过 Web3 改造,利用香港的政策优势落地。因此,我们看到很多相关尝试,我相信这将为两地的联动开一个好头,也会有更多类似的项目逐渐被大家看到。